颠覆 5G!一文揭秘新基建背景下卫星互联网的新机遇 | 卫星互联网报告
新冠疫情至少在短期重创了中国制造业,财新PMI指数从一月份的51.8 跌到二月份的 26.5——历史最低纪录,对全球供应链影响很大。
中国应和美国协商,敦促后者一起呼吁尽快召开G20视频峰会,协商采取相关措施以共同应对世界经济大幅下滑的风险。而股灾本身反过来又冲击实体经济,形成恶性循环之势。
这次疫情已经给中国和外部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灾难性影响。第五,中国应该大力推动国际合作。官方只应对他国官方的立场和说法进行回应。进入 贾庆国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中国经济 。当然,短期到底是多长,我们现在无法知道。
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可能会变化,各国政策也可能会调整,经济全球化可能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发展。如果气候变暖影响疫情的话,大概是2-3个月。不过,目前新冠肺炎病毒尚未研发出有效的疫苗,发达国家的隔离措施难于像我国那样有效,并且,治愈后还可能复阳,在发达国家新冠疫情有可能延续到下半年甚至到明年上半年,同时也可能一波已平一波又起,在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像击鼓传花一样接连集中爆发,给世界各国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发达国家的经济本来已经走软,新冠疫情带来的隔离或封城措施,对已经在下滑通道的经济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相信我国有能力在国际经济一片肃杀声中维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衰退甚至萧条时,仍可以像2008年以来一样,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复苏的最主要动力源头。意大利、西班牙已经采取和我国一样的全国封城的措施,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也已经采取隔离措施,甚至像我国及意大利一样采取整个国家的封城。我国只要应对得当,在危机中保持稳定和增长,不仅有利于我国2020年扶贫攻坚等目标的完成,而且,还能以我国的防疫经验和物资帮助其他国家防控疫情,以我国的增长助力其他国家走出衰退或萧条,那么,也将像2008年那场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一样,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比重、地位和影响。
随着疫情的不断恶化,新的预测越来越悲观,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詹姆斯•布拉德认为美国第二季度的失业率可能达到30%,GDP可能下降50%,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陷入像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已经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目前疫情的国际传播在迅速加快,多国进入爆发期。
当前我国除了要防控输入病例,以及和其他国家分享防疫的经验外,亟需及时开禁开封,支持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利用我国强大的口罩、防护服、测试盒、呼吸机等防疫必要物资的生产和供应能力出口支援其他国家遏制新冠疫情。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发展机构已经多次下调今明两年世界各国的增长预期。同时,在外销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疫情和经济衰退甚至萧条的不利影响而断崖式下降时,我国政府应该利用近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创造的有利政策空间,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增加信贷资金帮助实体企业渡过难关,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新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受到疫情不利影响的低收入和贫困家庭提供必要的生活资助,以扩大内需,维持社会稳定,消除未来经济增长的瓶颈,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和石油价格的闪崩,导致美国纽约股票市场最近两个星期内出现1997年以来5次熔断中的4次,和一个月以前的最高点比,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已经断崖式下滑超过三分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在3月11日将新冠病毒正式确认为全球大流行疾病(pandemic),全世界现已经有183个国家存在确诊的病例。表面上看,发达国家医疗体系很发达,不过国家动员能力弱,当疫情在某些城市或州县扩散,集中收治面临巨大挑战,很可能因为缺乏有效治疗和隔离措施而增大疫情全面扩散的风险。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现在的利率已经是零利率或是负利率,除了采用非常规的数量宽松外已经没有多少其他货币政策手段可用,政府财政积累的负债率也已经很高,财政政策的空间很小,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出现经济衰退已经是必然。根据摩根大通银行上个星期发布的预测,今年全年美国的增长率可能下滑到-1.8%,欧元区下滑到-3.4%,日本下滑到-1.3%。
在美国股市崩盘的带动下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股市也纷纷下跌,有的甚至已经达到40%或更多。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石油价格闪崩所带来的经济下滑压力和不确定性,已经触发了发达国家由长达10多年的宽松货币政策支撑起来的股市的崩盘,往前看,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截止到3月23日,海外累计确诊人数达到260574人,为我国累计确诊人数81691人的3.2倍,并且海外确诊人数还在继续以指数增加。疫情扩散,影响最大的是像伊朗那样医疗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面临的风险也很大。
自1月份以来中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的疫情已经到了收官阶段,并为世界各国防范新冠疫情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时间窗口期,但是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足够重视和采取得力措施。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上升期或爆发期,我国的疫情则已经基本结束相信我国有能力在国际经济一片肃杀声中维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衰退甚至萧条时,仍可以像2008年以来一样,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复苏的最主要动力源头。在美国股市崩盘的带动下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股市也纷纷下跌,有的甚至已经达到40%或更多。疫情扩散,影响最大的是像伊朗那样医疗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面临的风险也很大。意大利、西班牙已经采取和我国一样的全国封城的措施,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也已经采取隔离措施,甚至像我国及意大利一样采取整个国家的封城。
表面上看,发达国家医疗体系很发达,不过国家动员能力弱,当疫情在某些城市或州县扩散,集中收治面临巨大挑战,很可能因为缺乏有效治疗和隔离措施而增大疫情全面扩散的风险。随着疫情的不断恶化,新的预测越来越悲观,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詹姆斯•布拉德认为美国第二季度的失业率可能达到30%,GDP可能下降50%,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陷入像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已经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进入 林毅夫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宏观经济走势 。我国只要应对得当,在危机中保持稳定和增长,不仅有利于我国2020年扶贫攻坚等目标的完成,而且,还能以我国的防疫经验和物资帮助其他国家防控疫情,以我国的增长助力其他国家走出衰退或萧条,那么,也将像2008年那场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一样,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比重、地位和影响。
自1月份以来中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的疫情已经到了收官阶段,并为世界各国防范新冠疫情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时间窗口期,但是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足够重视和采取得力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在3月11日将新冠病毒正式确认为全球大流行疾病(pandemic),全世界现已经有183个国家存在确诊的病例。
当前我国除了要防控输入病例,以及和其他国家分享防疫的经验外,亟需及时开禁开封,支持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利用我国强大的口罩、防护服、测试盒、呼吸机等防疫必要物资的生产和供应能力出口支援其他国家遏制新冠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和石油价格的闪崩,导致美国纽约股票市场最近两个星期内出现1997年以来5次熔断中的4次,和一个月以前的最高点比,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已经断崖式下滑超过三分之一。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发展机构已经多次下调今明两年世界各国的增长预期。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现在的利率已经是零利率或是负利率,除了采用非常规的数量宽松外已经没有多少其他货币政策手段可用,政府财政积累的负债率也已经很高,财政政策的空间很小,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出现经济衰退已经是必然。
目前疫情的国际传播在迅速加快,多国进入爆发期。根据摩根大通银行上个星期发布的预测,今年全年美国的增长率可能下滑到-1.8%,欧元区下滑到-3.4%,日本下滑到-1.3%。
同时,在外销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疫情和经济衰退甚至萧条的不利影响而断崖式下降时,我国政府应该利用近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创造的有利政策空间,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增加信贷资金帮助实体企业渡过难关,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新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受到疫情不利影响的低收入和贫困家庭提供必要的生活资助,以扩大内需,维持社会稳定,消除未来经济增长的瓶颈,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上升期或爆发期,我国的疫情则已经基本结束。
不过,目前新冠肺炎病毒尚未研发出有效的疫苗,发达国家的隔离措施难于像我国那样有效,并且,治愈后还可能复阳,在发达国家新冠疫情有可能延续到下半年甚至到明年上半年,同时也可能一波已平一波又起,在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像击鼓传花一样接连集中爆发,给世界各国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本来已经走软,新冠疫情带来的隔离或封城措施,对已经在下滑通道的经济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石油价格闪崩所带来的经济下滑压力和不确定性,已经触发了发达国家由长达10多年的宽松货币政策支撑起来的股市的崩盘,往前看,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截止到3月23日,海外累计确诊人数达到260574人,为我国累计确诊人数81691人的3.2倍,并且海外确诊人数还在继续以指数增加如果相对悲观一些,那么6%目标可能需要往下调,但不会低于百分之5.5%。银行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应该多样化,这才是形成有效供给的正确导向。
地方政府应积极考虑有效投融资,利用好PPP等机制创新,激发企业与市场潜力,提升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水平。即便同样是在一线城市,也并不是按一套办法就能处理好房地产投资项目和相关要领与策略的。
战胜疫情是必然的、可期的。专项债资金还可以按一定比例充实项目资本金,这会给项目融资带来一个增信的好处,使货币支持渠道上的配套贷款更具备发放条件。
对于今年经济发展前低后高的形势,企业界应做好一定准备,根据行业、企业和生产经营特点,做好应对预案,下先手棋。发债所筹资金对应具体的项目,是其主要特点。